• 咨询热线:0754-8531 2599
  • 欢迎来到金沙!

菜心栽培技术

By biyuan |03 1, 2013 3:16 in 栽培与新闻

菜心,又名菜薹,是十字花科芸薹属一、二年生草本植物,是小白菜的一个变种。原产我国南部地区,由白菜类易抽薹材料经长期选择和栽培驯化而来,现主要分布在广东、广西、海南、台湾等地,是我国华南地区特产蔬菜之一。菜心类型和品种资源丰富,可周年生产,周年供应,在蔬菜市场上占有较重要的地位。目前在北京、上海、福建、四川、云南、湖南、江苏等地的栽培面积也逐年扩大,受到消费者的欢迎。

(一)特征特性

1. 形态特征

菜心根系不发达,主根短、分布浅,主要根群分布于3~10厘米的表土层中。苗期根的再生能力强,移栽后容易恢复生长。株型直立或半直立。菜薹为白绿色、淡绿色或深绿色,具光泽。着生于短缩茎基部的叶片称为基生叶,叶多为卵形或阔卵形,少部分为圆形,呈黄绿色、绿色或青绿色,叶柄狭长,呈绿色或浅绿色。薹叶6~9片,狭卵形或披针形,有短柄或无柄。菜心为总状花序,分枝多。花为完全花,花期30多天。果实为长角果,生理成熟后,容易裂开,籽粒自然脱落。种子细小,近圆形,棕褐色或黑褐色,千粒重1.3~1.7克。

2. 生育周期

历经发芽期、叶片生长期、菜薹形成期和开花结实期。自种子萌动至子叶展开为发芽期,一般需5~7天;自子叶展开至植株现蕾为叶片生长期,一般需20~30天;自现蕾至菜薹收获为菜薹形成期,一般需14~18天,此期是菜心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。菜薹的产量和品质与其形成期间的温度高低关系密切,在10~15℃条件下,菜薹生长发育良好,品质佳,产量高;自植株初花至种子成熟为开花结实期,需50~60天。

3. 对环境条件的要求

菜心对温度的适应范围很广,在3~28℃条件下均可栽培,但不同的生长发育阶段对温度的要求不同。种子发芽适温25~30℃,种子萌动后,若遇到3~15℃的低温就能迅速通过春化阶段,因此冬春播种在气温较低时,应注意做好防寒工作,防止“冷芽”而提早抽薹。叶片生长适温20~25℃,低于15℃则生长缓慢,高于30℃时则生长较为困难。菜薹形成期要求比较冷凉的气候条件,如此菜薹生长发育良好,纤维少,品质佳,产量高。如温度超过25℃,则菜薹不紧实,质粗味淡,品质差。菜心属长日照植物,在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中都需要较充足的阳光,特别在菜薹形成期,如光照不足会影响光合作用,导致菜薹纤细、质量差、产量低。菜心根系浅,吸水力弱,而蒸腾作用旺盛,消耗水分多,需经常浇水,保持土壤湿润,但又以不积水为度。如果播种后土壤水分不足,空气又干燥,则出苗差,同时出苗后茎叶生长会受阻,造成提早抽薹,质量差;如果土壤水分过多,则易造成土壤通气不良,根系发育差,甚至停止生长,引发病害或导致死亡。因此在雨水较多的地区,应注意排水和降低地下水位。

4. 土壤与营养

菜心对土壤的适应范围广,但以中性或微酸性、土层疏松、排灌方便、有机质含量丰富的壤土或砂壤土为宜。菜心对矿质营养的吸收量以氮最多、钾次之、磷最少,全期吸收氮、磷、钾之比为3.5:1.0:3.4。菜心生长期短,但生长量大,需肥多,除施足腐熟的基肥外,应注意追肥。追肥以氮肥为主,应勤施薄施,生长后期对磷、钾的需求明显,可适当追施磷、钾肥,这对根系生长和提高菜薹品质有明显的促进作用。

(二)栽培类型与优良品种

菜心按叶色可分为青叶和黄叶两类;按叶形可分为柳叶和圆叶两类;按生长期长短分为早熟、中熟和晚熟三种类型。

1. 早熟类型

植株较矮小,生长期短,抽薹早,腋芽萌发能力弱,收获主薹,产量较低。耐热能力较强,对低温敏感,20℃以下容易提早抽薹。主要品种如我所金沙6号黄叶菜心、金沙绿爽菜心。

2. 中熟类型

植株中等高度,生长期略长,生长较快。腋芽有一定萌发能力,主薹、侧薹兼收,以主薹为主,品质佳。耐热性与早熟品种相近,对低温较敏感。主要品种四季油绿菜心王。

3. 晚熟菜心

植株较大,生长期较长,抽薹晚。腋芽萌发能力强,主薹收获后可收侧薹,菜薹产量较高。不耐热,较耐低温,在15℃左右温度正常抽薹,20℃以上抽薹缓慢,品质不佳。主要品种有80天油绿菜心。

(三)栽培季节

在生产上应按照不同品种对温度的要求,结合当地的气候条件,选择适宜的播种期,保证播种后有一个适当的营养生长时期,以获得优质高产的菜薹,达到周年生产、均衡供应的目的。

一般在南方地区早熟品种安排在5~10月播种,播种至菜薹始收需25~35天。此期气候较恶劣,特别是7~8月高温高湿,台风暴雨,多易发生病害和死苗,需要一定保护设施。如将早熟品种安排在11月至翌年3月播种,则由于营养生长时间短,植株细小,产量低。中熟品种一般安排在9~10月和翌年3~4月播种,播种至菜薹始收需35~45天。此期的气温由高转低适宜菜薹生长发育,为全年生长最佳期,菜薹品质好,产量高,效益好。晚熟品种安排在11月至翌年3月播种,播种至菜薹始收需45~65天。长江流域冬季温度较低时,可以用塑料棚进行增温,此期菜薹价格高,特别是春节期间,经济效益可观。如将晚熟品种安排在5~9月播种,则植株生长弱,难抽薹,菜薹品质差。

(四)栽培技术

1. 品种选择

春季栽培选择中熟、抗病品种;夏秋栽培选择早熟、耐高温、抗病品种;秋季栽培选择中熟、高产品种;冬季早春栽培选择晚熟、耐低温品种。

2. 整地施肥

定植前要深耕晒土,施足基肥。基肥一般以腐熟厩肥等迟效性有机肥为主,每667平方米(亩)可施腐熟厩肥1000~2000千克、氯化钾5~10千克,或鸡粪750千克、复合肥20千克。整地作畦时畦宽1.6~1.7米、高20~30厘米,上半年栽培畦要求略高,利排水;下半年栽培畦可略低些,畦面呈龟背形。

3. 播种育苗

菜心直播和育苗均可。早、中熟菜心由于生长期短,一般以直播为主;晚熟菜心由于生长期长,采用育苗移栽为好,可增加土地复种指数。

直播是将种子直接撒播于大田,随着幼苗的生长间苗1~2次。直播栽培,根系不会受到损伤,抗自然灾害的能力强,生长速度快,可以缩短生育期,提早收获。同时直播栽培田间密度大,容易获得高产,尤其是在6~8月高温多雨期播种的早熟菜心或在2~3月低温阴雨期播种的晚熟菜心,采用直播增产效果明显。但直播栽培占地时间长,复种指数低,菜薹色泽较淡,大小不均, 叶柄狭长,易空心,抽薹不一致。

育苗移栽可缩短占用大田的时间,提高土地利用率,增加复种指数,同时易于选择生长势强和株型整齐一致的嫩壮苗进行移栽。育苗移栽植株抽薹整齐、菜薹大小均匀、色泽好、不易空心、叶柄偏短,商品性状和品质较好。但在2~3月和6~8月这两个时期采用育苗移栽,因低温和高温影响不易获得高产。

在冬春季播种时,应预防低温,特别是寒潮低温的影响,避免“冷芽”而导致植株提早发育,引起产量下降。一般应根据天气预报选择晴朗天气或掌握在寒潮即将结束即“冷尾暖头”时播种,以促进种子快速发芽。也可进行浸种催芽,浸种后,将种子置于25~30℃的条件下催芽,种子露芽时播种。冬春季菜心栽培也可采用防寒设施育苗,在保持适宜的温度条件下,促进幼苗健壮成长。夏秋季则应避免在台风暴雨的日子播种,以防大雨冲刷。

播种后用遮阳网或稻草覆盖畦面,并淋足水分。采用覆盖措施,在夏秋季起保温、防雨水冲刷和烈日曝晒的作用;在冬春季起保温防寒作用。出苗后应迅速揭开遮阳网或稻草,防止幼苗徒长。播种量以季节而异,春夏季气候条件不适,播种量可适当增加,一般每667平方米(亩)播种400~500克;秋冬季气候适宜,播种量可适当减少,每667平方米(亩)播种300~400克。

4. 间苗、定苗、定植

对于撒播的品种需要进行间苗。当幼苗真叶展开后进行第1次间苗,及时间除过密苗和弱苗;在幼苗具有3片叶时进行第2次间苗及定苗。一般早熟品种定苗苗距为10~13厘米,每667平方米(亩)35000株左右;中熟品种苗距为13~16厘米,每667平方米(亩)24000株左右;晚熟品种苗距为16~17厘米,每667平方米(亩)18000株左右。在植株现蕾后还要进行最后1次间苗,疏去小苗和生长不良的植株,以增加植株间的通风透光性,提高菜薹的质量和产量。 育苗移栽的,当幼苗具4~5片真叶时即可进行定植。定植前,育苗床要灌足水,切坨起苗,尽量少伤根。在畦面上按预定的行株距开穴,放入苗坨,加土稳在穴内,浇透定植水,待水渗下后封埯。为利于根系发育,菜心秧苗不要栽植过深,行株距可较直播的大些。

5. 田间管理

(1) 中耕除草

定植缓苗后应及时中耕松土,增加土壤通透性,促进发根和植株生长。在每次降雨和浇水后还要进行多次中耕除草,防止土壤板结,避免发生草荒。

(2) 追肥

追肥应掌握“勤施、早施、薄施”的原则,前期轻,中后期重,一般以速效性氮肥为主,同时适当增施磷、钾肥。在幼苗第1片真叶展开时就应及时追施1次稀薄粪水,或每667平方米(亩)施用尿素3~4千克进行提苗;在幼苗具3片真叶时结合间苗追1次肥,育苗移栽的一般在定植后2~3天植株发新根时追施1次薄肥。之后,可根据植株长势进行追肥,一般每次每667平方米(亩)可用尿素5~10千克与复合肥10~20千克混合施用。植株现蕾时 ,应重施追肥,但要注意避免将肥料撒在花蕾上,造成烂蕾。在主薹收获后,继续收获侧薹的,则应在大部分主薹收获后,再追施1次重肥,以促进侧薹的发育。在高温季节也可用磷酸二氢钾进行叶面追肥。

(3) 浇水

菜心不耐旱也不耐涝,对水分条件要求较高,生产上应掌握小水勤浇的原则。缓苗后结合追肥要灌1次缓苗水,促进根系发育扩展。在叶片生长期要适当灌水,使地表见干见湿。但这一时期水分不宜过多,以免延迟现蕾抽薹,当大部分植株现蕾,开始抽薹后,应增加灌水次数,保持土壤表层经常处于湿润状态,加速花薹生长,提高产量和品质。应避免畦面积水,防止病害的发生。

6. 收获

收获菜心要适时,收获过早菜薹产量低,收获偏晚,则菜薹老化、品质降低。一般当菜薹开放1~5朵小花、高度与植株叶片顶端高度齐平(俗称“齐口花”)或接近时为适宜的收获期,其收获标准依不同市场和需求而定。一般早熟菜心抽薹较快,生育期短,植株细小,收获后不易发生侧薹,故只收主薹;而中、晚熟菜心可以在收获主薹后发生侧薹,主侧薹兼收。夏季高温多雨,植株生长发育快,抽薹快,菜薹组织不充实,且易发生病害,故多数只收主薹。而秋季气候温和,昼夜温差大,光照充足,植株生长健壮,有利于营养物质的积累及侧薹的发育,可主侧薹兼收。收获时可在主薹基部留2~3节进行采摘,使其发生侧薹。留叶过多,侧薹发生多而细,质量不高。

(五) 主要病虫害无公害防治

菜心的主要病害有炭疽病、软腐病、霜霉病、花叶病毒病、根肿病、叶斑病、黑腐病等;主要虫害有蚜虫、菜青虫、小菜蛾、黄曲条跳甲等。

1. 农业与物理防治

轮作换茬,避免与十字花科、茄科蔬菜连作;及早腾地、深翻,促使病残体腐烂分解;平整土地,修好排灌系统,避免田间渍水;发现病株及时拔除,并在病穴四周撒少许石灰;选择22~25目、银灰色或白色防虫网适时覆盖;选用性诱剂、黑光灯、频振式杀虫灯、黄板等诱杀成虫。

2. 药剂防治

(1) 病害  炭疽病可用75%百菌清600倍液,或70%甲基托布津800倍液等喷雾;霜霉病可用85%疫霜灵600倍液,或58%瑞毒霉·猛锌600倍液等喷雾;软腐病和黑腐病可用“丰灵”150~250克兑水100升溶液灌根,或用72%农用硫酸链霉素3000倍液等喷雾;病毒病应严格防止蚜虫为害,感病后可用病毒A、植病灵、病毒必克等喷雾;叶斑病可用10%世高水分散粒剂1500倍液,或40%多硫悬浮剂500倍液喷雾。

(2) 虫害  蚜虫可用10%吡虫啉1500倍液喷雾;菜青虫、小菜蛾可用苏云金杆菌500倍液,或高绿宝1500倍液在幼虫低龄期喷雾;黄条跳甲可用48%乐斯本800倍液,或跳甲绝600倍液喷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