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咨询热线:0754-8531 2599
  • 欢迎来到金沙!

冬春红苋菜大棚高产栽培技术

By biyuan |04 28, 2014 10:12 in 栽培与新闻

红苋菜,因营养丰富,色泽美观,口味纯正而深受消费者的欢迎。浙江省富阳市春江街道二联村的菜农,根据冬春蔬菜淡季的特点,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,在生产中形成了一套有自己特色的大棚红苋菜高产早熟栽培技术。采用大棚、遮阳网、电加温等一系列措施,来解决夜间低温问题;采取重施有机肥,少施化肥,来提高品质。这样,可使红苋菜于春节前后供应市场,上市期比常规(4月)提早2个月。每亩产量达到2500公斤,并且具有明显的价格优势,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。现将主要栽培技术总结如下。

一、品种选择

总结多年的生产和市场销售经验,选用一点红苋菜为主栽品种。这个品种表现早熟、高产,株高20~50厘米,茎直立生长,叶稠密,叶片心部紫红色,边缘绿色,叶脉紫红色,形成紫绿相间的叶片;浅根系,根部有2~3厘米红色,整个植株非常美观,而且经烹调后,汤汁鲜红,茎叶柔软有弹性,口感好。

二、设施条件

大棚高2.5~3.0米,边高i.2米,跨度6~8米,长度依田块而定。在气温低的年份,大棚内应加搭中棚,大棚外加盖遮阳网。大棚内畦面一分为四,中间开挖一条40厘米宽的操作沟,整地,耙平。

三、培育壮苗

1.选地、整地选择地势平坦、排灌方便、杂草较少的地块。将杂草、石块剔除翻耕。每亩施入腐熟猪栏肥5000公斤,有机复合肥25公斤,将土耙细整平,并作畦,畦宽1.5~2.0米,每棚4~5畦。

2.适时播种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,冬季第1次播种时间定在12月中、下旬,因为此时气温低,出苗迟且参差不齐,用种较多,每亩用种为2~3公斤;夏季第2次播种在6月下旬,夏秋季气温较高,出苗快而整齐,每亩播种量为1公斤。采用撒播,播后踏实或稍加镇压,浇透水。

5.苗期管理出苗前,大棚内白天温度保持在23℃以上,夜间在18℃~23℃,出苗后及时揭去地膜,并可通过用栏肥增热、电加温线加热、点灯加热等手段,来保持棚内有适宜的温度,有利于早出苗、早齐苗。一般情况下,每天有2~3个小时的太阳光照就能满足苋菜的生长,此时,主要是做好苋菜在夜间的保温工作,防止低温危害。

四、田间管理

在播种前施好基肥的前提下,当幼苗长出2~3片真叶时追施i次速效肥,过10~15天再追施第2次,以后每采收i次追肥i次,并以氮肥为主,每亩地每次用尿素2.5公斤。施用有机栏肥能增加红苋菜的嫩度,并且叶片色泽好。为防止土壤板结和酸化,一般每年用i次生石灰,每亩用量为75~i00公斤,可改善土壤的酸碱度。在生长季节,宜经常保持田间湿润,雨天要排水防涝。

五、病虫害防治

在大棚高温高湿的条件下,极易发生白锈病和病毒病,叶片被害后,形成黄色病斑和皱缩,影响品质。防治方法是:

①加强肥水管理,适度密植,清沟排渍降湿,避免偏施氮肥。②发病期用64%的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及70%代森锰锌800倍液喷雾;病毒病用25%病毒克杀王500倍液加绿丰宝1500倍液混合液,或菌克毒克200~260倍液防治。苋菜虫害主要为蚜虫和夜蛾等,可选用低毒高效农药防治,如10%一遍净3000倍液、5%抑太保1500倍液喷雾,喷药后5~7天方能采收。

六、采收

红苋菜从12月中、下旬播种,到4月份采收结束,生育期4个月,此时正是蔬菜淡季,特别是春节前后销售价格最高。因此,当植株高10厘米左右、有真叶5~6片时,就开始问拔采收,拔收2~3次后,在原地上再撒播菜籽,这样一边拔一边长,产量能达到2000公斤。